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

行政學辭典(每周五發文)_Performance Budgeting System, PBS 績效預算制度

gumby  綾波優  廣末涼子

[行政學辭典]

Performance Budgeting System, PBS 績效預算制度

美國政府為改善項目預算僅關注僵化的控制面向,忽視機關組織所欲達成的預算內涵、資源整合及預算如何落實,胡佛委員會於1949年正式提出績效預算制度,希望對預算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。績效預算制度是指預算編訂係依據政府施政計畫或政策方案為基礎,而不僅是個別政府部門預算的彙編;強調利用績效評估的精神,具體呈現政府實際作為及所耗成本間的關係。其編訂步驟如次:

(一)決定適當的計畫種類。

(二)將計畫切割成數個子計畫。

(三)針對每一個子計畫工作項目加以詳細評估,以計算所需經費支出。

(四)彙整所有經費資料以編定預算。

 

績效預算的優點包含:

有缺陷的(一)可計算每一計畫單位所需耗費的成本,以決定各項工作是否值得執行。

(二)可針對過去成果與現行計畫比較,以評估成本變動情況。

(三)透果各機關同性質活動所需經費的相互比較,以考核管理效率並加以改進。

(四)將企業的成本效率概念引進公部門。

其限制則是:

(一)政府須回應不同團體的訴求,此一制度忽略了預算編訂過程的政治性考量。

(二)各機關若無法建立成本會計制度及成本意識,本制度將難以落實。

(三)政策有時涉及無形或難以衡量的成本,難以作為績效衡量的依據。

(四)由於強調單一年度預算與計畫的相互配合,可能使政府在長期政策規劃上無法連貫。

(五)重視依據成本表現效率,忽略對國家資源作整體規劃。

【96北大公行暨政策所(甲)、95高一般Ⅱ、94淡江公行所、94世新行管所、94政大公行所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相關名詞:

Performance Based Budget績效基礎預算

Performance Evaluation績效評估

Performance Management績效管理

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出處書籍: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 版權為授權單位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、連結、發行或刊登他處,以免觸法。


行政學, 績效預算制度, 高考, 一般行政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