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

賽德克的糾紛

一騎當千  風水學


賽德克有三種。雖然語言相通,但這三群人之間至今仍有一些糾紛。

莫那魯道的族人自稱 Seediq Tgdaya,被漢人稱為「霧社群」或「德固達雅」。霧社事件時與莫那魯道對立的族群自稱 Sediq Toda,被漢人稱為「道澤群」或「都達」。另一群賽德克自稱 Seejiq Truku,被漢人稱為「太魯閣群」或「德路固」。

賽德克原居於南投縣仁愛鄉。十七世紀左右,三群賽德克各有部分族人翻越中央山脈,到東部建立新獵場。其中,Truku 在東部的新天地興旺起來,繁衍為兩萬餘人。而留在原居地仁愛鄉的賽德克,至今僅有五千多人。

Tgdaya 的原居地位於仁愛鄉大同村、南豐村與春陽村。遷徙至東部的 Tgdaya 目前落腳於花蓮縣萬榮鄉的萬榮村與上明利部落。霧社事件後,日本人將起事六社遺族強制遷至川中島 (戰後稱為清流)。從此,春陽村的地盤被 Toda 取得,廬山一帶被 Truku 取得。1939 年,為了興建霧社水庫 (萬大水庫),部分 Tgdaya 又被迫遷移至中原部落。

Toda 的原居地位於仁愛鄉精英村。霧社事件後,取得春陽村的地盤。1933 年,日本人將部分 Tawsay (遷徙至東部的 Toda) 遷至崙山部落與山裏部落,位置在花蓮縣卓溪鄉。

Truku 的原居地主要位於仁愛鄉合作村,其族人遷徙至東部後盤據花蓮縣秀林鄉,以及萬榮鄉西林村與見晴村。1933 年,日本人將部分 Truku 遷至紅葉部落,位置在花蓮縣萬榮鄉。

霧社事件時,Toda 與 Tgdaya 互相殘殺。舊仇尚未和解,近年來的正名運動又使賽德克內部起了新糾紛。

過去,賽德克被政府歸類為泰雅族。然而,賽德克與泰雅語言不通,自稱也不同。直到 2000 年以後,隨著邵族與噶瑪蘭族陸續正名成功,賽德克的正名也出現新契機。對於他們不是泰雅這件事,所有賽德克都有共識。然而,正名之後的族名應該叫什麼呢?賽德克內部卻發生衝突。

移居至花蓮縣的 Truku 自認為已發展成新的族群,因此自行爭取正名為「太魯閣族」。留在原居地的賽德克則希望花蓮的 Truku 暫緩行動,大家先坐下來商量,等取得共識後一起正名為「賽德克族」。

就在賽德克內部尚未取得共識時,政府於 2003 年逕行宣告太魯閣族成立。甚至,Tgdaya 與 Toda 也一併被劃入太魯閣族內。留在原居地的賽德克無法接受被劃歸為太魯閣族,因此繼續爭取將仁愛鄉的族人正名為賽德克族。他們的訴求終於在 2008 年獲得政府認可。結果,賽德克分成兩個族,且兩邊都包含 Tgdaya、Toda、Truku 三群。有趣的是,就在仁愛鄉的賽德克族正名成功之後,部分花蓮的太魯閣族人又要求將身分改為賽德克族。

賽德克分成兩個族的矛盾,究竟要如何解決,還是不要解決,就看賽德克的智慧了。而我這個外人,實在沒有置喙的餘地。


後記:我完全沒有做過賽德克的田野。Megamind地圖係根據二手資料繪成,疏漏之處在所難免。敬請專家不吝指教。

感謝周婉窈教授來信指正部分疏漏。(2011.10.11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